当“性侵”成为社会焦点,博物馆怎能“置身事外”
当水与火,本不相融的两个元素混合在一起,幻化出了水火交融的奇景。当“性”和博物馆,被公众默认为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个主题联系在一起,又会被误解出什么样的质疑呢?
水火交融概念图“S”
面对社会焦点问题(“性侵”),博物馆是置身事外或是勇敢发声?面对公众对某些社会问题的回避,博物馆又该当如何肩负起社会责任呢?今天,笔者奋笔疾书,很有必要把这些问题赤裸裸地摆出来,无论冷眼旁观,抑或温情凝视,任君评说……
“性侵”最近成为一个热搜话题,全城热议,各类相关案件(高校性侵、留守儿童性侵……)陆续被报道(这里就不赘述了)。各层面的谴责之声、声讨之声、反省之声、调查、处置、维权等等,人声鼎沸,不绝于耳。就连在菜市场都能耳闻大叔大妈间的窃声漫语。见到如此群情激奋的场景,甚是鼓舞,这是公众自觉意识的觉醒,也是社会正义公知的暖心体现。
不忍直视的性侵
与此同时,当公众群情激奋地对“性侵”议题的口诛笔伐之时,笔者再次陷入了愁思,热议过后,公众是否又归于冷眼旁观,社会是否又对此类侵犯趋于冷淡。根据笔者的观察,“性侵”不是一个新兴的内容,而且类似的侵犯一直都在重现,根据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女童保护基金发布的《2016年儿童安全教育及相关性侵案件情况报告》,2016年全年媒体公开曝光的性侵害儿童(14岁以下)案例433起,与2015年相比同比增长27.35%。
每次曝光或相关议题一出,公众即群起而攻之,话题性消退,便了无音讯,如此循环,永无止境地消耗着“性侵”对公众自觉意识的认知伤害,进而使得整个社会陷入到一种疲态的循环,也在不断地刺痛着这个社会的脆弱神经。
笔者看来,“性侵”的背后还是整个社会对“性”的消极认识的直接反应。公众日常对“性”议题的避而不谈(或轻描淡写),对“性”概念的天然扭曲,以及对“性”教育的主观摒弃(例如: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推出的《珍爱生命—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》就由于某些公众的断章取义与恶意曲解,遭受到了抨击与抵制),使得整个社会对于“性”观念(或议题)有着太多太多杂乱、错乱、非理性的误解,甚至导致因误解而引起的“性”观念滥用与犯罪。
《珍爱生命—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》
之前听过一个词“谈性色变”被用来形容中国社会对于“性”议题的忌讳与敏感。应该有不少人觉得这个词早已不符合现在的社会发展现状。社会的发展断然无假,然而不幸的是普遍公众对“性”的认识依然难以与社会已达到的发展水平吻合。从北大儿童性教育读本引发的争议就能一窥其面,笔者并不反对合理的质疑,但是过分的敏感与曲解使得本来的善意举动被“妖魔化”甚至被解读成“误人子弟”、“扭曲儿童心理发展”等,体现出“性”一直被公众潜意识所禁锢,甚至因禁锢而引起不必要的认识扭曲。
在这么一个信息高速传播的年代,认知渠道已日新月异,对“性”的发声也逐渐自觉与明晰。“性”解放的呼吁也此起彼伏,无论是在性学领域亦或者是在社会学领域都被广泛提倡,然而依旧雷声大雨点小,却有不少商业机构运营以此为嚼头的活动,冠以“性文化节”、“性文化展”与“性文化博览会”等各色名目在前几年跑遍大江南北,缺乏正面宣传“性”意识之实,也引起了更多对“性”观念与意识的误解,甚至造成普遍公众对“性”议题的反感。
正是整个社会对于“性”议题的过分敏感与曲解,使得众多公共机构也对“性”议题避而不谈(除却卫生检疫部门的“性”科普)。特别对于本就相对僵化的博物馆业界,面对“性”字更是一脸漠视。笔者检索最近发布的2016年度全国博物馆名录,在4000多家博物馆中,才发现唯一一家以“性”为专题的博物馆——武汉达临性学博物馆,业界对“性”的关注可见一斑,更别说开展“性”议题讨论与展览了,当然除了武汉达临性学博物馆有专业的“性”专题外,也偶有自然科技类博物馆中的生殖繁衍展陈对“性”点到为止。
相较于国内博物馆对“性”议题的冷处理,国外却有不少博物馆主动以说“性”、言“性”甚至以“性”为己任的,例如位于英国伦敦的Wellcome Collection在2014年11月至2015年9月就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名为“The Institute of Sexology(性学研究所)”的“性”主题展。这是以一种公开形式对私人行为的坦诚探索,这是第一个将性研究的先驱们聚集在一起的展览,展出了超过200件作品,包括艺术作品、稀有的档案材料、电影和摄影等。同时有大量相关活动配套进行(讨论会、出版物等),以一个全方位的角度对“性”进行认真、理性、科学地阐述。
“The Institute of Sexology(性学研究所)”海报
除此之外,美国纽约的性博物馆(Museum of Sex)也一直致力于推动公众的“性”文化传播(再次强调,请不要带着有色眼镜看待这一名词),同时积极参与到社会“性”议题的讨论中,甚至是为此勇敢发声。
纽约的性博物馆(Museum of Sex)
说到这里,业界应该有不少质疑声音的出现“这和我有什么关系”、“我们可是很庄重的”、“这东西不入流”、“我们定位不一样”……不可否认,博物馆的定位非常重要,而其中有一个定位也被国内博物馆业界广泛引用,那就是为公众提供文化服务与进行优秀文化的传播。同时,也就在进几年以来,博物馆业界也在逐渐强调自身的社会责任与不可替代的社会角色,来强调自身的社会文化价值。一个文化服务与一个社会责任,重新唤起了中国博物馆业界的活力与良知。
然而,对某些社会公众敏感议题(“性”议题)的冷漠,让博物馆自身与公众本已逐渐拉近的关系,又似乎渐行渐远。博物馆作为庄重主流的引导力量,更适合为公众的正确的“性”认知提供有力的指引与提供合理的协助,而非以一句“无关”打发,继续自己“象牙塔”的堆砌。
Wellcome Collection的“性”议题活动
2017年国际博物馆日都可以“博物馆与有争议的历史:博物馆讲述难以言说的历史”为主题,那为什么博物馆就不能再讲述难以言说的“性”呢?笔者也理解,其中牵扯到太多太多的因素与现实,面对那些难以言表的议题,永远举步维艰。但是不走出第一步,又怎么知道后续如何?或许就是那一步“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读书,但您有权选择离开”,就打开了公众进入图书馆的大门,“性”议题的社会感或许也可以成为博物馆敢于担当的另一个大门。
2017年国际博物馆日海报
“性”不是一个污字,在先入为主之前,请先闭目自问,“何以为性”;“性”也不是一个禁忌,在自我意识禁锢之前,请先反思,“性为何”。面对普遍公众所缺失的正确的“性”意识,作为公共文化载体的博物馆,是否想过自身定位与实际行为的错位,是否思虑自身责任的缺失,是否有意识走出那座“象牙塔”,更贴心地与公众联系起来,为公众正义发出自己的声音?
笔者自问能力尚浅,暂无力为该类问题提出完美的解决方案,但是,作为一名博物馆的热心公众,还是怀着一颗赤子之心,期待看到中国博物馆也可以撑起社会公知与中华气节的那一日。
作者:ML
图片来源于网络
编辑:Mark仔#City
相关链接:
观展|只有两件展品的微型展览?上博“典雅与狂欢”的观展体验与思考
唯一投稿邮箱:news@hongbowang.net
QQ:博物馆行业交流群 672602553
·欢迎转发朋友圈,如需转载请联系后台
长按识别二维码,关注以下公众号
▼点击阅读原文,查看更多资讯